“虾”路相逢绿者胜


      “油焖、麻辣、十三香!全国人民都馋这口!”——湖北的夏天和小龙虾紧密相连。作为全国小龙虾养殖面积最大、加工出口第一的省份,小龙虾早已不只是“夜宵顶流”,更是撬动千亿产值的“经济大侠”:2024年,湖北省小龙虾养殖产量达143.7万吨,综合产值1841亿元,光是潜江一地,就包揽全国每4只龙虾中的1只!

    点击看大图

      但这场“舌尖上的狂欢”背后,却暗藏着“成长的烦恼”:当养殖面积突破千万亩,尾水排放、水质恶化、生态失衡、管理粗放、品质瓶颈……诸多问题浮出水面。如何让红火的小龙虾产业既保“红”又保“绿”?答案藏在湖北稻田里——华夏银行武汉分行的金融突围。

    发展瓶颈:

    小龙虾的转型烦恼

      湖北小龙虾是当之无愧的“黄金产业”,但红火背后,传统养殖的“成长烦恼”逐渐显现:

      水质污染:尾水排放让稻田“喝”脏水,虾稻难共存。

      管理粗放:饲料投放、药物使用不科学,品质难提升。

      资金短缺:生物净化剂采购、水质监测设备维护、生态饲料供应……这些绿色养殖的“日常开销”,持续占用企业大量流动资金。

      “要让小龙虾养得更干净,卖得更长远”,湖北小龙虾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转型愿望,面对的是生态养殖投入的资金压力。而环保投入回收慢和缺乏抵押物,这家养殖企业融资之路频频受阻。

    精准滴灌:

    华夏银行的“及时雨”

      转机发生在一次“不请自来”的拜访,华夏银行武汉分行绿色金融团队踏着泥泞田埂前来。“不能让资金问题挡住绿色发展的路”,分行迅速组建专项服务小组,深入养殖基地调研,量身定制了一套“精准滴灌”方案:

      周期匹配:贷款还款节奏紧扣虾苗投放到成虾上市的养殖周期,匹配生态养殖的资金流转特点。

      信用突围:以“虾稻共作”的生态链价值替代传统抵押物,批出1亿元短期流动资金贷款,解决企业燃眉之急。

      科技赋能:资金直达物联网水质监测系统和生物净化技术,科学维护水体清洁。

      有了金融活水的滋养,生态养殖模式得以顺畅运转:“虾稻共作”模式稳定实现一水两用、一田双收。

    点击看大图

    水清岸绿:

    从“卖产量”到“卖生态”的蝶变

      如今走进小龙虾养殖基地,水清岸绿的景象让人眼前一亮。得益于生态养殖技术的常态化应用,这里产出的小龙虾不仅个头更大、肉质更紧实,还贴上了“绿色生态”标签。2024年,集团小龙虾产品销售额突破10亿元,同比增长15%,其中七成是绿色生态虾,带动1万多人在家门口就业。

      更令人欣喜的是生态效益的提升:养殖水体净化后保持清澈,周边水域的鱼类、水鸟数量明显增多,真正实现了“养虾不脏水,增收不伤景。”

    点击看大图

    金融赋能:

    绿色发展绘就农业产业新画卷

      小龙虾“红”了,生态“绿”了,农民“富”了,产业“强”了——这是一场绿色金融与农业转型的完美邂逅。

      通过与小龙虾集团1亿元授信业务合作,华夏银行武汉分行成功拓展与湖北农业集团的全面合作,目前已为其相关企业及集团提供授信合计28亿元,服务集团内农业企业20余家。从单一企业的绿色养殖支持,到覆盖全产业链的金融服务,华夏银行用“满脚泥”打通了绿色金融与农业发展的连接通道。

      作为深耕荆楚大地的国有金融机构,武汉分行积极落实华夏银行“深化绿色金融特色”战略部署,加力发展绿色金融,今年已累计投放绿色贷款近50亿元,绿色贷款余额达132亿元,绿色贷款占比超17%,在支持地方生态产业发展中持续贡献金融力量。同时,分行深耕绿色金融与农业产业的结合,将其作为分行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。

      未来,华夏银行武汉分行将继续深化“绿色+农业”的金融创新之路,为更多农业产业的绿色转型注入资金活水,无论是稻田里的生态虾,还是果园里的有机果,华夏银行都将以专业金融服务,助力每一份绿色农业梦想照进现实。华夏银行愿做“生态金融”播种机,让更多传统产业在转型中绽放新活力!

  • 在线客服
  • 手机版
  • 电脑版
银行业务服务投诉热线:95577
“在线客服”服务咨询及投诉:1.官网首页;2.手机银行客户端(“华夏银行”APP),“我的”页面;3.微信银行(“华夏银行”公众号)“微服务”页面。
通讯地址:总行及各分支机构地址
信用卡业务服务投诉热线:4006695577
信用卡业务服务其他投诉渠道详见信用卡中心官网creditcard.hxb.com.cn
更多投诉受理渠道及处理流程详细内容,请您点击此处
Copyright 版权所有 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
京ICP备11019362号 京公网安备110401500004号
本网站支持IPv6
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