惊魂18分钟:温州夜晚的“生死时速”
2025年8月4日晚8点54分,华夏银行温州分行监控中心警报骤响——华夏银行自主研发的智能风控系统“火眼”捕捉到异常:74岁陈女士的账户正被分批转出107万元!工作人员连续拨打电话均被挂断,诈骗风险指数飙升!
分行立即行动,报警的同时,副行长与客户经理冒雨驱车直奔老人家中。推门一刻,只见老人手机被诈骗分子远程操控,屏幕定格在转账确认界面。“阿姨,这是诈骗!”一声疾呼,老人停下了操作,此时已是晚9点12分。很快民警抵达协同处理,共同协助客户紧急挂失名下所有银行卡,最终拦截资金合计510万元。
次日上午,客户和家人特地来到网点,对工作人员的及时帮助表示衷心感谢。客户的感激之情,不仅是对温州分行工作的肯定,也是对华夏银行守护客户财产安全的有力证明。
实际上,华夏银行自主研发的“火眼”手机银行智能实时风险预警系统上线一年来,成效显著。依托精准风控模型与7×24小时监测机制,系统已成功拦截3645起老年客户金融诈骗事件,累计守护养老资金8.62亿元,为银发群体筑起坚实的资金“安全堤坝”。
“火眼”如何炼成?揭秘金融反诈的科技内核
华夏银行推出的“火眼”系统,重点针对盗刷监测与老年客群防护两大难题。
“火眼”系统深度融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,构建三大核心防线:
实时监控溯源
通过数据湖实时分析交易链路,动态核验IP地址、设备指纹、GPS定位等多维信息,毫秒级识别异常交易。一旦发现风险,系统立即触发预警并同步至客户经理、风控专员及客户本人,形成快速响应闭环。
老年专属防护
针对老年用户行为特征,系统将交易习惯、操作轨迹等纳入风控模型,实施差异化监测策略。当大额转账或高频操作发生时,自动升级验证强度,兼顾安全与体验。
模型动态优化
基于用户反馈与新型诈骗案例,持续迭代风控规则,在阻断风险同时最大限度保障正常交易流畅。
守护者群像:科技背后的人性温度
华夏银行人的“反诈本能”
77岁的北京闫女士遭遇“保险优惠”电信诈骗时,“火眼”系统在其转账瞬间触发警报。客户经理紧急联系正在度假的闫女士,华夏银行北京分行同步冻结账户,成功保全10余万元养老钱。事后,闫女士手写信表达感谢。
南京,71岁陈女士因触发“定存提前支取将损失大额利息”预警,南京分行客户经理紧急联系时正办理“抖音退货”,经快速止付及挂失处置,客户资金零损失。
石家庄,66岁的张女士接到诈骗电话,提前支取未到期存款的操作触发了“火眼”系统预警。石家庄分行客户经理联系未果(电话占线),分行迅速研判风险、实施账户止付,并持续多渠道联系客户及其家人。两小时后确认张女士受骗,工作人员立即指导其挂失报警,成功保全59万余元养老钱。
警银联动的黄金方程式
华夏银行温州分行启动预警后,同步联动警方上门劝阻;重庆分行、太原分行等将警情、资金流向、诈骗话术等关键信息同步报送反诈中心。
银发课堂的“温柔防线”
华夏银行各地分行持续开展员工反诈培训及演练,针对老年客群推出“银发课堂”“短信提醒”等暖心服务,并联合公安、社区开展反诈宣讲,把课堂搬到居民家门口,让更多老年人远离诈骗陷阱。
“火眼”系统不仅是技术成果,更是华夏银行践行金融为民理念的体现。通过多渠道联动,将风控触角延伸至资金交易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未来,华夏银行将持续升级智能风险防控体系,筑牢资金安全防线,以技防的精度和人防的温度全力守好客户“钱袋子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