尊敬的客户:
为确保您安全使用华夏银行网络金融服务,保护账户资金安全,请您仔细阅读以下重要内容:
(一)谨防电信诈骗,保护好个人敏感信息。不法分子可能会通过电话、邮件、信函、手机短信等方式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、公检法人员、工商税务、快递公司、银行人员、电信人员、老同学、老朋友或其他人员,以事情紧急、亲属或自己受伤、牵涉重大案件、电话欠费、有线电视欠费、邮局信件未取等理由进行诈骗。请您一定要保持警惕,转账前要通过其他方式证实对方的真实身份,确认知晓资金用途。若无法确认对方的真实身份,不管对方在电话里提出什么理由,请坚守“不信、不听”原则,防止上当受骗。
请您切实保护好自己的华夏卡卡号、存折账号、查询密码、交易密码、登录密码、网银用户名、网上支付密码、CVN2、证件号码、预留手机号码、华夏盾PIN码、华夏盾和动态令牌等敏感信息或工具,防止其丢失或泄露,导致资金风险;不要在非华夏银行官方服务渠道输入您的个人隐私信息,警惕网络钓鱼诈骗风险。不要将华夏银行或第三方机构发送给您的短信内容透露给任何人,也不要向任何人发送带有华夏卡信息和支付信息的图片,防止资金损失。
(二)预留手机要谨慎,确保账户资金安全。确保开通银行账户变动短信提醒,以便您在办理网络金融业务交易时可随时了解华夏卡资金变化情况。请仔细核对短信内容,包括业务类型、交易商户和金额等信息是否正确,并定期检查账户资金交易明细和余额。
签约账务短信通知或其他任何需要预留手机号的网络金融业务时,手机号码必须为自己使用并实际控制,不要预留其他任何人的手机号码,防止上当受骗。不要轻信陌生人以国家机关、公检法、优惠办理贷款、办理大额信用卡等名义,诱骗您将您的账务短信通知签约为他人的手机号码,更不要将资金转入所谓的“安全账户”接受资金审查或在账户中存入所谓的保证金,防止不法分子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推出的“快捷支付”等方式盗取您的资金。如您预留的手机号码丢失、更换、转让、注销或者被他人借用、盗用,应及时取消或变更预留手机号码。
(三)认清官方服务渠道,防止上当受骗。华夏银行网站地址为www.hxb.com.cn,客户服务电话为95577,微信银行服务号为hxwxgzzh,微信订阅号为hxbwfw。使用华夏银行网络金融产品时,请您从以上渠道查看、登录、交易、下载和发起,不打开、不点击、不相信非华夏银行官方服务渠道发送的任何内容(包括但不限于网址链接、短信、彩信、微信、邮件等)。接到涉及华夏银行业务的电话或短信时,首先要看清号码是否是95577,如果电话、短信来源为个人手机或是“95577”前后增加其他字母或数字的,则很有可能是诈骗短信,不要轻易回复短信或回电;不法分子利用“伪基站”等技术仿冒95577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,请您一定要保持警惕,不要按照该电话或短信中的提示泄露个人隐私信息或登录网银、手机银行等银行系统进行操作,银行工作人员不会以任何名义向您索要个人隐私信息,或要求您按照电话、短信中的要求,登录网银、移动银行等银行系统进行操作。
(四)木马病毒拒门外,防护软件及时装。请您保持良好的电脑、手机、PAD等使用习惯,操作中途离开时,应将手机/电脑锁屏或者退出手机银行客户端/网银页面。通过华夏银行官方服务渠道下载安装网上银行相关软件,通过正规官网(如:华夏银行网站、苹果App Store及国内知名电子商务官方网站等)下载手机银行客户端软件。
谨防木马病毒,不点击短信、网络聊天工具或网站中的可疑链接,不登录非法网站,慎扫不明来历的二维码,慎连免费Wi-Fi;连接免费Wi-Fi时不登录网上银行、手机银行和直销银行进行相关操作。及时安装并更新反病毒软件和操作系统安全补丁,及时查杀木马病毒。
(五)掌握密码设置诀窍,合理设置汇款/支付限额。妥善设置网络金融密码,不要用个人的生日、身份证号码、手机号码等容易被猜测的简单密码;确保设置专门的、不同于其他用途(如会员密码、电子邮箱密码等)的网络金融密码,并定期更改。为网上银行、手机银行设置您个人私有的预留信息,每次登录时及时核对。
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安全的单笔汇款/支付限额和日累计汇款/支付限额,并对每日的交易次数进行设置。不要所有华夏卡均签约电子支付业务,选择资金额较少的银行卡或开立个人Ⅱ类、Ⅲ类户专门用于办理网络支付,以防范资金风险。
(六)及时采取应急措施,争取最大可能挽回损失。如您敏感信息发生泄漏,但是尚未发生银行账户资金被盗,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范:尽快修改登录密码、支付密码、查询密码和交易密码或挂失换卡。如已发生银行卡盗刷,首先应当尽快拨打我行客服电话95577挂失,降低资金进一步损失的可能性,其次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。如果您的资金被不法分子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等渠道盗取,请您及时联系第三方支付机构查询、核实、冻结、追踪资金去向,可以申请赔付的要及时申请赔付,最大限度挽回您的损失。
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